陳愛蓮(1939年12月24日-2020年11月21日),第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作為中國舞事業奠基人之一,從藝70年以來,她通過孜孜不倦的藝術創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中國舞惠及民眾和走向世界的領軍人物。她創建了圍繞中國舞教學的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堅持以文化人、以藝育人、以德樹人的理念,培養了大批行業內優秀人才。在興學育人和藝術創作的同時,陳愛蓮也積極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幫扶邊遠地區貧窮孩子學舞立業,并參與其他各類利于青少年成長和中國舞蹈傳承的公益活動。
主辦單位:人民政協網、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
支持單位: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陳愛蓮舞蹈藝術公益專項基金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五千年華夏文明綿延至今,多少里山川河流燦若星辰。在這片曠遠富饒的土地上,華夏先民們春種秋收,耕讀傳家,敬天愛地,詩書繼世。他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辛勤創造,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樣的物質文明和海納百川的精神遺產,這便形成了整個民族的文化瑰寶和精神血脈。正是這些屬于華夏民族的共同記憶和文化符號,才讓我們得以成為自己,并擁抱彼此,才讓我們得以守住根脈,并走向世界。
時間久遠謂之古,規章標準謂之典。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不曾停息,人民百姓世代更迭繁衍不輟。人生天地間,漫古洪荒中,不過驚鴻一瞥。然而,歷史終歸是人所創造,正因先民們在時光中步履不停地奔走,才為我們開拓出走向今天的通途。倘若我們回望過去,溯游而上,總能看到伏脈千里的緣起。其中精華,縱使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輝,為我們點亮前路。那些探路的人們,經年鑄就的典范,將終指引我們走向更遠的未來。
教授遞送謂之傳,擔當托付謂之承。
華夏之服章禮儀燦爛深邃,中華之古典傳統賡續不絕,這其中,真正依托和不可或缺的,其實是人。有人在原野上種植五谷,讓我們食可果腹;有人在四季里養蠶繅絲,讓我們衣可蔽體;有人在樂器上奏響五音,讓我們身心愉悅;有人在生活中教習五德,讓我們修身養心……同樣,也有人在燈光下蹁躚起舞,讓我們得見先民之千姿百態,亦讓古典之美得以繼往開來,薪火相傳。
此次我們開啟“共和國的紅舞鞋——陳愛蓮的舞蹈藝術人生”展覽,旨在通過“初心”“舞魂”“傳藝”和“回響”四個核心板塊,講述當代中國舞蹈泰斗陳愛蓮先生從藝70年的成長經歷、藝術探索、技藝傳承和公益實踐,向大家全面呈現這位與新中國一起成長的舞蹈家的光輝一生。
讓我們看到她是如何實現個人價值與時代需求的相得益彰,成為向人民奉獻優秀作品的先驅藝術家;是如何實現兼容并蓄和守正創新的相輔相成,成為向西方展現東方美學的中國舞蹈家;是如何實現技藝傳承和公益實踐的融合共生,成為我國民辦職業舞蹈教育的偉大先行者。
我們始終希望,我們可以從優秀前輩的身上看到中華文化的根脈與榮光,從那些鮮活的人物身上看見榜樣的感召和力量,終能讓我們以獨特的民族語言和文化符號,自信地讓中國,走向世界,也讓世界,看見中國……
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
陳愛蓮舞蹈藝術公益專項基金
2023年4月??
新舊時代的洪流交替之時,個人命運亦會隨之變換。
若不幸在舊時代中成為孤兒,是否能在新時代中找到歸宿?
1939年,她出生在十里洋場的上海,十歲遭逢變故成為孤兒,這是命運為她埋下的伏筆。?
好在人間尚有暖光,好在她能堅定爭取,終于迎著新中國成立的春風,從上海來到北京,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專業舞蹈學生。?
既然在新的時代中找到了歸宿與原鄉,那么屬于她這一生奮求的初心,也逐日明晰并篤定前行......?
從上海走到北京,從北京走向國際的陳愛蓮,立志要成為中國的“烏蘭諾娃”。
此后多年,她始終堅持藝術創作,為中國人民帶來了諸多優秀的藝術作品,積極地推動著中國舞蹈事業的發展。即使在困頓年代,她依然初心不改,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專業的舞蹈素養為中國舞蹈注入著新的精神力量。
與此同時,她積極地參與中國文化的對外輸出,多次代表中國出訪西方國家,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深厚魅力,讓西方觀眾看到獨具特色的中國舞蹈和東方美學,為中國舞蹈贏得國際聲譽。
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各行各業紛紛加入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我國文藝界也開始了改革轉型的探索。
1988年,陳愛蓮創辦了陳愛蓮藝術團,開啟了國有院團成員下海開展商業演出的大膽嘗試。她因較高的藝術成就和社會認可,成功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并連任多屆,這讓她更加明確了自己對時代和人民的巨大責任,那就是要傳藝后人。
1995年,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之下,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正式成立,成為北京第一所民辦藝術學校。舞校成立后,她一邊開展舞蹈教學,一邊參與社會公益,為中國舞蹈事業的發展培養了諸多人才,也為社會民眾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價值。
陳愛蓮
有太多屬于她的榮耀光環和社會身份
長在新中國
她是“東方舞蹈女神”、她是“中國的烏蘭諾娃”、她是“共和國的紅舞鞋”
她是向世界傳播東方美學的藝術家
她是在中國探索舞蹈教育的先驅者
舞臺燈起時
她屬于人民、屬于舞蹈、屬于角色
她是魚美人、她是林黛玉、她是白毛女
她是公主、她是繁漪、她是春江花月夜,岸畔一朵蓮
大幕徐降后
回望自己、她點燃自己、她看見自己
她是孤兒,從南方走到北方,背靠著中國
她是勇者,從東方走向西方,面朝著世界
終于
她在時代中留下了她的足跡
她在人世間留下了她的名字
她在后來者心中燃起了星火
且讓我們從容走下去
高舉著她點亮的星火
用中國舞蹈,向世界,講述中國
用中國舞蹈,讓世界,看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