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一名眼科醫生和她的十年“光明行”
10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白皮書闡述了世界各國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的系列生動實踐,作為民生合作領域的品牌項目,“光明行”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國家醫療隊開展“光明行”國際醫療援助的第十年。擔任國際“光明行”首批國家醫療隊隊長的眼科醫生,是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的鮑永珍教授。
鮑永珍,也是中國參與援外醫療工作最多的眼科醫生之一。至今,她已經帶隊完成十余次國際“光明行”活動。
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民眾見識“中國速度”
“14個工作日,520余臺白內障手術,這比當時吉布提全國年白內障手術總量的一半還要多?!睍r至今日,鮑永珍仍清晰記得2014年9月帶隊赴吉布提開展“光明行”的成果。
鮑永珍帶領的這支醫療隊,也是中國首次以國家隊形式派遣的“光明行”援非醫療隊。
地處亞丁灣西岸、東南同索馬里接壤的吉布提,國土面積僅有2.3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受地理環境因素如高溫、海水反射紫外線過強以及經濟發展程度等的影響,該國居民白內障的患病率很高且病情更為復雜。
“白內障手術可以讓患者在術后第二天就重見光明,但吉布提白內障患者的病情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這里大多數患者并不是單純的白內障,其白內障過硬、常合并了角膜病變等復雜問題,都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币朔夹g困難,還要實現在固定的時間內救治更多患者的目標,鮑永珍和隊員們一起逐漸放棄了午飯和午休時間,最終在14天內完成了521臺白內障手術,日均手術量37臺。
鮮為人知的是,從吉布提開始,在此后長達十年的時間里,“不吃午飯、不午休”,成了鮑永珍帶領“光明行”醫療隊開展國際醫療援助工作時的“標配”。
2019年,在連續七年參與援非“光明行”之后,足跡遍布吉布提、博茨瓦納、毛里塔尼亞、馬達加斯加等國的鮑永珍,帶隊開啟了中亞的“光明行”之路。在今年9月的吉爾吉斯斯坦光明行首日,醫療隊在工作試運行的半天時間就完成了29臺白內障手術。
“真是大開眼界!”如同在吉布提等國一樣,受援國家的民眾和醫生對中國醫療隊豎起了大拇指,甚至有醫生表示,“快被這樣的‘中國速度’嚇傻了”。
這樣的評價,也讓鮑永珍和醫療隊的其他隊員們倍感欣慰。因為,“大家沒有辜負使命”。
十年,只是開始
“除了疫情期間‘光明行’被迫中斷之外,今年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國家醫療隊已經兩次開展‘光明行’,分別奔赴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累計完成了860例白內障手術。其實,比‘中國速度’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中國速度’踐行著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承諾。援非‘光明行’,是2012年7月中非合作論壇第5屆部長級會議‘北京行動計劃’中中國政府提出的對非援助十大舉措之一;援助中亞,則源于2019年舉辦的上合峰會上,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上合組織成員國做出的承諾。2022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合峰會上又一次提出在未來的三年時間里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民眾免費實施2000例白內障手術。我很榮幸,承擔了這一使命?!被仡櫴辍肮饷餍小敝?,鮑永珍坦言“并不輕松”,且隨著“光明行”的持續開展她覺得“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光明行”是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聯合開展的一項醫療領域的民心工程,但在參與這項工作的過程中,鮑永珍感慨她的身份并不僅限于醫生。因為,醫療援助作為民間外交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醫生不僅要給受援國送去物資、技術、健康,還要架起兩國和多國人民互信、互聯、互通的橋梁。
“我至今仍然深刻地記得,在吉布提有一位重獲光明的骨瘦如柴的老婦人,為表達對我們醫療隊的感謝彎腰親吻了我的手。后來我了解到,這是當地人民表達感謝的最高禮節。今年4月,醫療隊再次赴烏茲別克斯坦開展‘光明行’活動時,我們在2019年開展活動時帶教的當地醫生帖木兒欣喜地告訴醫療隊,他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醫生,他希望能像中國醫生一樣‘把午飯的時間都省出來’救治本國的白內障患者。這些故事說明,醫療的語言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雖然醫生有國別,但共享健康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追求,這份追求沒有疆界?!滨U永珍說。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是今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主題。在鮑永珍看來,正如同“一帶一路”倡議已走向高質量共建階段一樣,中國醫療隊的國際“光明行”在未來也將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過去十年,只是起點?!泵嫦蛭磥?,鮑永珍的愿望,是“光明行”只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生合作的一個“樣板”,在未來,這些合作將在總結“光明行”模式和經驗的基礎上,拓展到醫療的各個領域。
“那時候,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將會更加穩固?!滨U永珍說。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