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聚焦
“亞殘運會,我們準備好了!”
——杭州亞殘運會無障礙建設掠影
近日,國家殘疾人田徑隊、游泳隊、輪椅籃球隊運動員在位于北京的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訓練,備戰杭州亞殘運會。圖為國家殘疾人田徑隊運動員邸東東在訓練中。 新華社發
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將于10月22日至28日舉行,屆時將有45個國家和地區約3800名殘障運動員參賽。確保亞殘運會順利進行,無障礙設施的提升改造是前期準備工作中的一大重點。如何以“無礙”助“有愛”?本期報道聚焦杭州,關注城市及賽事場館諸多無障礙設施的暖心細節。
——編者
杭州奧體中心游泳館,泳池邊的無障礙觀賽區,方便殘疾人運動員自由觀賽。
場館改造提供貼心服務
“兩個亞運、同樣精彩”,這不僅是一份期待、一句承諾,更內化于賽事籌備過程中的每一個具體行動中。
杭州亞運會閉幕后,指揮系統、場館設施、賽會服務、景觀標識、引導系統等迅速進行從亞運會到亞殘運會的轉換,無障礙首先被落實在各處賽事場館。進入無障礙洗手間,可以“聽聲辨位”;乘坐場館電梯,按鍵上有清晰的盲文,坐在輪椅上夠不著的選層按鈕,也被調整到了觸手可及的高度;賽場內觀賽,有殘疾人專用無障礙坐席;低位按鍵、低位扶手,沒有臺階和陡坡的室內通道及盲道。
日前,記者跟隨杭州亞殘運會組委會組建的專項組,走進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和杭州奧體中心網球中心,開啟無障礙環境及設施體驗,這里將舉辦杭州亞殘運會開閉幕式和輪椅網球等賽事。
“尊敬的來賓,這里是無障礙衛生間,您的左側是洗手池,左后側是多功能臺板?!痹趭W體中心體育場,路過無障礙衛生間時,一個清晰的語音播報引得專項組成員紛紛想要一探究竟。記者看見門口有紅綠燈閃爍,衛生間內設置了中英文語音播報。當有人拿出隨身攜帶的卷尺測量時,發現洗手池的高度在80厘米以內,墻上還有多處扶手、低位報警器等,“這樣的設計,對肢體殘疾人和盲人來說很貼心”一位體驗者說。此外,考慮到殘障人士行動不便,這些無障礙衛生間大多離輪椅席位不遠。
據了解,為滿足亞殘運會開閉幕式及輪椅網球比賽要求,濱江區奧體開發公司對36個無障礙衛生間、108個無障礙廁位進行了改造,在每處無障礙衛生間安裝中英文語音引導系統,能夠幫助視覺障礙者快速找到設施位置;更換98個坐便器、近600個扶手及抓桿;優化了35臺無障礙電梯、5部無障礙樓梯與3處無障礙坡道。
大到母嬰室、無障礙洗手間等建筑設計,小到抓桿、電梯按鈕等,場館改造體現了城市的關愛溫情,其中的點滴細節,也印證了“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亞運理念。
“亞殘運會,我們準備好了!希望通過無障礙設施的提升改造,讓前來參賽、觀賽的殘障群體以及有需要的老年人等,在安全、包容的環境中獲得高質量的無障礙體驗?!眾W體開發公司網球中心項目部副主任工程師馮波表示。
記者還從杭州亞殘運會組委會獲悉,包括即將舉行田徑大項的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在內,目前杭州亞殘運會19個競賽場館的永久無障礙設施已經全部建設完成,并經過驗收和測試體驗,從場館入口開始到各個功能區域都能實現功能完善、安全舒適的無障礙環境。
“無障礙不是高配,而應當是標配,不是小眾群體受益而是大眾所需,它彰顯了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文關懷?!瘪T波說,賽后,場館將成為向市民開放的運動空間,到那時,他希望今天的汗水,能換來老人、孕婦還有殘疾人等更多人的舒適體驗和市民開心觀賽的笑臉。
無障礙建設新增暖心亮點
10月14日,是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官方抵離服務開啟首日。作為官方抵離口岸,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于當日迎來菲律賓、印度、阿聯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殘疾人運動員及賽事相關人員。
記者發現,為使殘疾人運動員抵達后“一路暢通”,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構建了全方位的無障礙出行環境,設置2500米無障礙盲道、1200米無障礙坡道及無障礙電梯。
在安檢區域,有4間臨時非公開檢查室、兩間假肢維修室,配備座椅、助行器、檢查床、防塵義肢袋等設施設備,為亞殘運會相關人員提供溫馨周到的私密檢查空間。同時,航站樓里配備專用接駁車,并布置36處臨時休息區,配備無障礙飲水機,讓殘疾人運動員體驗到溫馨順暢的抵離服務。
在T4航站樓的出發流線上,有6個問訊臺,每一個問訊臺上都有標志明顯的無障礙低位問訊窗口。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旁邊的平面,低位問訊窗口的下方,為坐輪椅的朋友留出了舒適的腿部空間,方便其與工作人員進行近距離的溝通。
無障礙標志標識的改造及優化,是此次提升改造過程中的“視覺亮點”。在杭州西站地下停車夾層,新增了53個寬達2.5米、長達6米的超大空間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便于無障礙設施車輛的停泊和上下車。候車廳內,位于中央區域的重點旅客候車區加寬了斜坡通道,方便輪椅進出,區域內還配備了扶手、輪椅停泊位。此外,在每一個無障礙設施點位上,都有駐點志愿者隨時提供服務。
亞殘運會期間,亞運村將“變身”成為亞殘運村,迎接八方來客。為了實現順利轉換,大量無障礙設施改建工作早已完成。比如,2樓以上、8樓以下的房間專門供應輪椅使用者,8樓以上的部分房間還做了包角處理,便于視障運動員入住。
同時,亞殘運村的房間在床的高度上還將進行調整,方便殘疾人運動員更好地休息。標志標牌、各類設施上都有盲文標注,電梯等也做了加寬處理。村內的垃圾桶較常規分類垃圾桶色彩對比更加明顯,對視障人群更為友好。
10月9日上午,杭州市政協主席、市運保指揮部指揮長馬衛光率隊調研亞殘運會城市側環境提升工作,啟動城市側轉換檢查指導。
截至目前,杭州機場、火車站、12條地鐵線路實現無障礙全覆蓋;300輛無障礙出租車投放市場,197輛城市公交車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在亞運場館周邊主要城市道路交叉口,安裝過街提示音響150處;297座地鐵出入口、28座人行天橋及地道、1573座城市公廁等無障礙點位實現可搜索、可導航。
杭州亞殘運會智能手語平臺上線、在全國率先以公益訴訟督促規范無障礙環境建設、將無障礙環境提升改造列入杭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以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為契機,有效破解特殊群體出行難、溝通難、融入難等問題,杭州無障礙環境的建設水平和“通暢”程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溫度,于暖心處打動人、感染人、吸引人。
以城市“無礙”推動社會“有愛”
亞殘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事,也是展現一座城市建設水平、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化發展程度的“重要窗口”。據悉,杭州已創建浙江省級無障礙社區121個,實施困難殘疾人家庭改造1.5萬戶。
隨著杭州亞殘運會臨近,西湖區智能共享輔具租賃柜在翠苑街道殘疾人之家投入使用,柜內配備輪椅、單腋拐、助行器等常用輔具,最長可免費租用3個月。社區里的公共衛生間也做了無障礙改造,洗手盆上方增加了向下傾斜的鏡子,坐便器旁除安裝扶手外,加裝了緊急呼叫器;社區服務大廳設有無障礙休息區和無障礙服務臺,還專門配置了手語翻譯、智能閱讀器、輔助聽力設備、助寫板等信息無障礙交流輔助設備。
記者了解到,在大力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時,社區負責人將參與西湖區政協“我當半天殘疾人”活動的體驗感受及所思所想,悉數用在無障礙改造及完善的方方面面,切實將服務送到了百姓的“心窩”里、“心坎”上。
在西興街道奧體社區,小區內所有單元門的呼叫按鈕都為低位按鈕;在一些單元樓下,設有平緩的坡道,高0.85米的扶手方便抓握;社區中心進出口安裝了智能紅外線語音提示器,方便視障者進出。
無障礙環境建設非一時一部門可以完成,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需要人民群眾真正去體驗。為此,拱墅區政協呼吁加強宣傳推廣,全面落實“匠心提質繡杭城”無障礙環境建設服務保障任務,對標對表,找準問題和不足,補齊短板弱項,讓聽障人士不再“溝通難”、讓輪椅不再“被阻斷”、讓信息不再“有時差”,強化落實長效管理,不斷優化環境體驗,打造無障礙品質生活圈。
以城市“無礙”推動社會“有愛”。今年年初,包括文體系列融合、觀摩賽事優先、“有愛無礙”服務、亞運場館共享、示范共創長效、品牌賽事共融、特色培訓公益、康養體育服務、自強展示文化、“益起志愿”服務等內容的《杭州喜迎亞(殘)運惠殘十條》印發實施,助力亞(殘)運成果惠及更多特殊群體。
隨著亞殘運會臨近,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日前對外推出5條“一日游”無障礙旅游線路,主題分別為“西湖風景 南宋風華”“茶香古韻遇杭州”“千年運河 非遺傳承”“文明曙光 世遺良渚”和“潮起錢江 湘湖印象”,分布在西湖風景名勝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余杭區等,不同景點均設有盲文導覽、手語講解視頻、無障礙停車場和衛生間等配套設施。
杭州的城市“溫度”,在樁樁件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借亞殘運會的召開,讓無障礙的人文關懷理念傳播得更遠,讓殘障群體共享美好未來。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