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推動中國精神的國際表達
——訪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小勇
▲《詩憶東坡》劇照
■ 編者按
從14枚印章里追憶東坡留存于世的多面人生底色,悠悠古琴、巨幅古畫中舞不盡千載詩情,蘇東坡的思想精神穿越時空緩緩而來……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共眉山市委宣傳部出品的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日前在上海首演。這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自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破圈”以來,充分挖掘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部探索之作?!对姂洊|坡》的創作初衷與定位是什么?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在深挖傳統文化資源、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有哪些新探索?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小勇。
記者:首先請您談談《詩憶東坡》的創作初衷與定位。
景小勇: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創作《只此青綠》《詩憶東坡》等所始終堅守的初心?!对姂洊|坡》是繼《只此青綠》之后,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對古老厚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次充分發掘整理,也是一部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手段、現代審美理念緊密結合的探索之作。相比《只此青綠》,《詩憶東坡》在表達方式上更加面向國際。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眉山三蘇祠時曾指出,“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碧K東坡的出眾才華、家國情懷和曠達精神,是中華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用創新的形式和思維在舞臺上表達,是希望讓東坡精神得以更廣泛傳播弘揚,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文化中國哲學中國人的有益之舉。因此創作之初對《詩憶東坡》的定位,就是要創演一部具有現代性與國際性的中國舞臺藝術作品。
出于作品的初始定位,這部劇選擇了具有海外藝術背景的核心主創??偩帉騻?、音樂總監陳其剛、編劇郭長虹、燈光設計蕭麗河和書法設計楊濤等,都是業內成就卓著且認真負責的藝術家。演員團隊也是精挑細選,長時間認真磨煉,始終保持業務精湛。創作團隊更是深入基層、嚴格把關,致力于創作精品。主創團隊深入四川眉山等地采風學習,翻閱研磨大量宋代相關典籍,定期開展藝術討論和交流。同時還邀請專家團隊保駕護航,馮雙白、張曉凌、鄭曉莘、吳洪亮等各藝術領域專家都為作品的準確表達和精彩呈現提供了頗有價值的真知灼見。
記者:您曾談到,《詩憶東坡》重在表現東坡精神,而不只是東坡故事。這部作品在內容、形式上有哪些新的探索?
景小勇:《詩憶東坡》繼承對外文化交流的傳統,思考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對標國際市場和國際審美的表達,向世界介紹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部劇共分為六幕:“事如春夢了無痕”“千古風流人物”“夜來幽夢忽還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且將新火試新茶”“一蓑煙雨任平生”。這部劇以詩詞為線索,以舞蹈為語言,輔之以音樂、書法及舞臺藝術手段,融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多個層面與多種形式,但其基本語匯是現代舞,涉及中外藝術形式融合表達的問題。特別是《詩憶東坡》的主題是東坡精神,不只是東坡故事。精神本身是抽象的,舞蹈本身也是抽象的,這就決定了《詩憶東坡》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所使用的形式都具有較高藝術性,需要觀眾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審美基礎,特別是對蘇東坡的精神世界有所了解,對舞蹈藝術有所認識,才能更為準確地捕捉到這部舞劇的核心與精髓。
現代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在國際化的新時代背景下,用符合國際視野的現代舞藝術形式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力求向世界觀眾呈現一個心境曠達、濟世愛民、笑看人生的真實東坡形象?!对姂洊|坡》是在向世界講中國故事、講中國人,以實現交流互鑒、美美與共,因此其所呈現的現代舞形式,受限于國內觀眾的了解、接受程度和接受習慣等,在一定時間內也許不會像《只此青綠》那樣受到廣泛接受和喜愛,這可能是正常的事情,但這一步必須要走。
記者: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自成立以來便積極服務于對外文化交流。在促進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鑒方面,您有怎樣的思考?
景小勇:提高站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發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是國有大團的藝術擔當和藝術責任。因此,東方演藝集團在創作方面,始終將作品作為文化傳承發展的全面體現。堅定文化自信,堅持開放包容,無論縱向的時間維度,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推動中國精神的國際表達,還是橫向的現代藝術形式和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推動外來文化本土化,都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實踐。這就需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堅持嚴謹認真、負責任的創作態度,積極探索舞臺作品的文化藝術價值。作為“文化使節”和“文化名片”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在新的時代履行新的文化使命,我們愿意當文化藝術交流互鑒的試驗者、探路人、墊腳石。
本報記者 張麗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