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休閑>資訊
茶名多趣味
張治毅
學茶的人,首先接觸的就是各地茶葉的名稱。中國的名優茶有1400多種,想把這些茶名全都記住不容易,但從茶名入手,不失為一條了解茶的“捷徑”。
茶名里有山河形勝。中國大部分省份都產茶,包括西藏、甘肅這些一般認為不適宜茶葉生長的地方。浙江龍井、信陽毛尖、恩施玉露、坦洋工夫……大部分的茶名都是“地名+茶類”的組合,翻看這些茶名,可以輕松地在腦子里勾勒出一幅中國地圖。逾百種茶葉名稱中含有“山、水、巖、洞”等字,都產于風景名勝之地,如果自己曾經去過,記憶的畫面都會在此時泛起。有的茶名容易誤導人,比如洞庭碧螺春的產地在江蘇太湖,距湖南洞庭湖有1000公里;鳳凰單叢是廣東潮州的,與湘西的鳳凰古城可沒有關系;縉云毛峰產于重慶的縉云山,也常讓人與浙江縉云縣的茶相混淆。這些就當是糾錯題吧。
茶名里有千姿百態。有些茶從名稱上可以看出茶葉的形狀,如浙江建德的千島銀針,一看就知道是單芽的針形茶。浙江臨海的羊巖勾青,和江蘇的碧螺春一樣,是卷曲如螺的外形。江西寧都有盤龍古珠、浙江紹興有平水珠茶,是圓珠形的綠茶。安徽的舒城蘭花、浙江的建德苞茶,葉片似花瓣狀。也有像一朵完整的花的,如黃山綠牡丹、婺源墨菊,是經過后期整理扎花而成。還有磚茶、餅茶,是緊壓茶不同的形狀,漳平水仙是傳統烏龍茶中唯一的緊壓茶,其外形如同一塊方方正正的小面包一般。見字如面,也有例外:云南、廣西等地產有紅碎茶,是用大葉茶為原料精制加工的,用機器專門切碎。光看名字,容易認為是做茶的“下腳料”。
茶名里有色彩斑斕。中國茶有六大茶類:“綠白黃紅青黑”,有些從茶名上就能分辨出來。比如文君綠茶、福鼎白茶、平陽黃湯、祁門紅茶、凍頂烏龍、安化黑茶,可對應前面說的六大茶類。有一些茶葉在取名時,特意精挑細選,用帶顏色的字來突出茶葉的品質特點,比如玉葉、銀毫、雪芽、翠蘿等等,讓人看名生羨,頓生品嘗之意。漢字有時候很調皮,看茶名認顏色也可能會犯望文生義的錯誤。白雞冠不是白茶,而是烏龍的一種。峨眉竹葉青是綠茶,廣東大葉青是黃茶。安吉白茶是綠茶的白化品種,類似的還有紫筍茶、黃金芽、奶白茶等,也都屬于綠茶。沱茶呢,是一種緊壓茶,要從原料上來分,有綠茶、有紅茶,也有普洱茶。
茶名里有動物兇猛。茶解油膩,又能助禪,可以肯定是歸于素食一類,但有些茶名卻與動物扯上關系。浙江松陽產茶,條索卷曲多毫,形似猴爪,色白如銀,因而取名“松陽銀猴”。湖南張家界有一種綠茶,名叫“龍蝦茶”,因茶葉與龍蝦花外形類似而得名,不知當地人有沒有吃小龍蝦配一壺“龍蝦茶”的習慣。還有烏牛早、狗牯腦、東海龍須、獅山碧針、羊艾毛峰、遠安鹿苑、虎獅龍芽……看了這些茶名,真讓人有種逛動物園的感覺。
(作者系杭州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陳姝延